切换到繁体 无障碍浏览

人民网:山西武乡“四好农村路” 激活乡村旅游“新引擎”

日期: 2022-06-24 18:41:00 来源: 人民网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打印

46岁的张国兵家住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砖壁。过去,老张家一年半载都很少有人上门,现在,他经营的农家乐生意红火。这不,前脚刚送走一批客人,又有新的客人来订餐。

“路修好了,游客就来了。”张国兵的笑容里满是幸福,“以前靠种地、打零工,一年下来收入不过2万元,如今都不用出门,一年就能赚10多万。”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武乡县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美丽乡村深度融合,联乡、联村,联景、联心,促进了红色旅游发展,盘活了闲置旅游资源,建起了休闲旅游大走廊。2021年,武乡县红色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98.91万人次,门票收入482.26万元,景区总收入642.78万元。


砖壁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张国平 摄

因路而富,红色文旅拓宽乡村振兴路

武乡县砖壁村位于太行山腹地,三面环沟,一面靠山,山陡沟深,干旱少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曾在此驻扎,“彭总榆”“连心碾”“八路池”……八路军总部留下的印记在这里随处可见。

“过去进村只有一条很窄的山路。”张国兵介绍,由于自然条件约束,砖壁村人均耕地不足3亩,且均为旱地,虽守着“八路军总部”的红色资源,但前来观光的游客稀少,村民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

要想富,先修路。“县里开始修‘四好农村路’后,当年的进村小路已经大变样,现在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柏油马路。”砖壁村党支部书记李丽杰说,越来越多人知道了砖壁村,人们来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悟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很多游客还会在村里住上几天。

传统资源被激活,自然可以激发起村民的干劲,一户户村民都动起来了。“不管是开办农家乐,还是在八路军体验园、游客接待中心、蔬菜大棚上班,或者经营其他的小生意,大家都很忙。”几位村民说出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

如今的砖壁村,一排排特色农家小院取代了破旧落后土坯房,村民搬进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新房;新建的商贸街上,农家乐、杂粮店、特色手工艺精品店鳞次栉比,村民增收有了新路子;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生态种植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利用村内各种红色资源,如今砖壁村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发展红色旅游给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2010年砖壁村人均收入仅为2640元,2021已经达到了9000元。”李丽杰说。


平坦开阔的公路串联起武乡县红色旅游资源。张国平 摄

因路而兴,红色村庄过上了红火日子

站在新建的“四好农村路”制高点,远远看到关家垴新村绿树掩映,花草簇拥,宽敞笔直的街巷,两旁是整齐气派的大瓦房,一色的红色院门高大宽敞。

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村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红色村,在村后山顶最高处,有一块方圆几百米的平地,一座庄重威严的纪念碑高高矗立在眼前,碑后是一座圆形的墓冢,这里长眠着在这场战斗中阵亡的八路军将士。

青山埋忠骨,铭刻血与火的记忆,记录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纪念广场上,烈士英名墙上镌刻着134名英烈的姓名,令人肃然起敬。

今年70岁的关晋昌自幼生活在这里,从小就听父辈们讲述关家垴战斗。“关家垴山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东西两侧坡度较陡,只有南坡比较平缓,可作进攻路线。因此,从军事地形上看,关家垴可谓易守难攻之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山上还能找出许多子弹壳、炮弹壳、炮筒、迫击炮的架子。”

“以前因为上山的路不好走,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只有一些抗战老兵或他们的后代陆续来瞻仰,看看他们祖辈战斗过的地方。”关晋昌说,“‘四好农村路’修好后,原来3米宽的水泥路变成了能双向行驶的柏油路,路好走了这才有社会上的游客来参观,光去年我就接待了45批游客。”

“这次来长治谈生意,刚巧有时间,特意过来瞻仰红色故土,真切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一定要懂得珍惜。”从太原来的参观者王袁乐说。

依托红色革命资源优势,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该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修缮关二如旧居,建设停车场、旅游生态公厕等基础设施,积极协调太行干部学院设立现场教学点,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增加村内就业岗位,许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足不出村就能挣到钱。

昔日烽火硝烟早已散去,今日关家垴村民风淳朴、生态宜居,一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武乡县“四好农村路”沿途风景。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因路而美,每一条路都是靓丽风景线

火红的6月,温暖湿润,行驶在武乡县红色旅游专线,路网四通八达,道路平坦开阔,扑面而来的是绿意葱葱好风光,一路都是想让人用镜头记录下来的美景。

近年来,武乡县多方筹资8.5亿元,建设红色旅游公路105公里,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文化园、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与旅游重点村串珠成链,古色、绿色和“农家土味”的乡村旅游融为一体,开发出了“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多条精品线路。也同兄弟县旅游资源联接起来,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目前,红色旅游专线一期、二期、四期已投入使用,三期即将竣工通车。我们希望未来可以形成以红色旅游专线为主轴,‘一轴贯通、多点成面’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武乡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碧玉说。

以路为媒,以“红”为介。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呈现出蓬勃活力,越来越多的革命文保单位进入大众的视野,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在这里实现融合。

当一条条通往百姓家门口的“幸福路”“生态路”“致富路”蜿蜒于武乡县美丽的山水之间,赋予武乡交通运输部门的更重任务便是管养好、运营好、守护好这些路,让美丽的“四好农村路”发挥持久效用。

为此,这些年武乡县一直以深化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农村公路养护模式上,不断探索与前行,聘请专职养护工人集中养护,将全县5级道路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推行分段到人、包养到户的养管模式,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升。

不仅如此,为确保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武乡县积极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在全县12个乡镇成立管养站;通过信息化平台,随时掌握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直接指导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开启公路巡查、路况上报、障碍处置等“掌上”管养新模式;健全完善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培养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逐步形成了共治共享群众参与新机制。

一条路就是一条风景线,一路景就是一张金名片。

武乡县副县长秦国峰表示,接下来武乡将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扫尾工程,完善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大胆探索“交通﹢旅游”新模式、新业态,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老区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武乡老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张婷婷 段思齐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