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调查情况报告
为深入了解山西省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在省交通运输厅网站上发起的满意度及相关要求调查问卷,截至当前共收到参与服务对象115人/份。经汇总分析,对当前工作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掌握,对下步的改进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此次调查,面向全省从事交通运输建设管理行业的各服务对象及关心我省交通运输建设发展的普通群众。从调研情况来看,参与调研的企业共92家,占比80%;事业单位20家,占比18,其它3家,占比2%。
二、总体情况
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满意、非常满意的共107票,占调查总数的93%,表明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在省厅的坚强领导下,坚守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红线,奋力推进品质工程深化创建工作得到社会认可。
三、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一)质量监督方面。
1.公路质量问题仍然存在,工程基本缺陷需要长期整治。我省公路建设质量总体良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个别路段路面平整度、耐久性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行车舒适感。二是质量通病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沥青路面存在龟裂、裂缝、坑槽、松散、沉陷、车辙、波浪拥包、泛油、修补;水泥砼路面存在破碎板、裂缝、板角断裂、错台、唧泥、边角剥落、接缝料损坏、坑洞、拱起、露骨、修补;砂石路面存在路拱不适、沉陷、波浪搓板、车辙、坑槽、露骨。三是低等级公路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应进一步加强。
2.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前目前我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力度是否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要。存在的不足:一是需要进一步创新监督模式,监督人员要抓好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三个环节。 二是监督的形式上增加自检、抽检、巡检的次数,重点工序重点监督。三是重点加强原材料和实体的监督检查。四是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责任, 健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规制度,推行工程项目监督组制度, 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
(二)安全监督方面。
目前我省公路工程安全监督的力度能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要。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一是增加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定期检查、安全不固定抽查次数,安全监督责任到人。 二是制修订工程质量安全标准规范。 三是深化平安工地建设。四是在提出改正要求或按照文件规定的要求时,应从监督或检查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和导致其发生的根本性原因、和决策责任人提出纠正要求,不能只针对发现问题的执行或落实责任人提出,因为执行或落实责任人很多情况下对问题的纠正不起决定性决策。五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动员全民安全监督。
(三)监理管理方面。
现场监理人员数量不足、流动性较大;部分监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在解决问题、质量指导方面存在短板;持证率较低,存在人证分离、借用资质现象,履约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大业主、小监理”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作用弱化。
在监理市场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引导。一是加强人员培训。二是加强监理服务的履约考核检查,与信用评价力度,保证监理监督服务到位。三是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四)试验检测管理方面。
一是经验交流及专业培训可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新规范、新规程的宣贯。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避免无序竞争。三是加强调研,帮助检测机构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在监督形式上多采用“双随机”、不定项随机方式。
四、下一步打算
我局将在下步的工作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为根本,对标一流,见贤思齐,深化改革,开展“红线行动”,全力推动全省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要加大“差别化监督”力度,坚定不移的执行“停返工通知单”制度。打破常规、提前介入,扭转建设项目前期品质创建认识不到位、谋划不到位、安排部署不到位的问题,防止场站建设、隐蔽工程木已成舟难于整改的不利局面,让监督工作更精准、更有力。
二是要持续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探索与周边省份质监机构开展高速公路跨省联合监督、交叉监督,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依托隰吉、静兴、临猗黄河大桥、东二环等几个重点工程,瞄准世界和国内技术前沿,对标发达省份,推行四新技术,监督指导建设一批高品质百年工程,力争培育出几个在全国拿的出、叫的响的“样板项目”。
三是要开展“红线行动”,守住质量安全底线,我局正在代厅起草符合省情的具体“行动方案”,努力让行动做透而不是做秀。开展交通产品专项抽检行动,让不合格的支座、钢拱架、防水卷材等关键产品无处遁形。
四是要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和三大板块旅游路的监督指导,推进基层质监工作,积极与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沟通,研究更加合理的农村公路质量安全督导模式,组织市级质监机构在四好农村和三大板块旅游项目开展跨区域交叉检查。
五是认真抓好监理和试验检测市场管理,推动行业发展,为我省公路质量提供良好支撑。
山西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局
2019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