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公交人的责任与温情:一次帮助 无限启示
11月14日晚上,在太原绿柳巷口站台,我履行着一名公交安管人员的职责,亲历了一段关于帮助与指引的小插曲。晚上七点半,都市的霓虹灯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站台上,给冬日增添了几分温馨。而我,正静静地观察着来往的乘客,确保他们的出行安全与顺畅。
一位老人缓缓步入我的视线。他步履蹒跚,眼神中带着一丝焦急与迷茫。一辆公交车缓慢进站,车门开启时,老人迅速上前,我听到他与驾驶员的对话:“请问,去不去山大二院?”驾驶员简短地回答:“不去。”
随后,老人便无奈地下了车。看到老人沮丧的神情,我心里生出些许怜悯。正当我准备上前给予帮助时,又一辆公交车进站了。老人似乎没有放弃,又一次满怀希望地询问驾驶员,但得到的依然是同样的答案。两次的尝试,两次的失望,老人显得有些无助,但他并未放弃,而是站在电子站牌前,似乎在寻找着正确的方向。
我见状,连忙走上前去,轻声询问老人的目的地。得知他是要前往山大二院后,我耐心地告诉他:“大爷,您坐105路公交车就可以了,在绿柳巷这里等就行。”然而,老人似乎对即将错过的每一辆车都充满了担忧,每次有车靠近,他都会不自觉地站起身来,生怕错过了正确的那一班。我安慰他:“大爷,您别着急,我会帮您看着的,等105路来了,我告诉您。”
就在这时,105路驾驶员徐洋驾驶着公交电车缓缓驶入站台。我连忙招呼老人上车。徐洋看到有老年人要乘车,按照公司的规定将车与站台保持三十三公分,我搀扶老人上车后,徐洋叮嘱老人坐在他身旁,等到了山大二院方便自己提醒大爷下车。这样的细心与周到,让老人感受到了来自公交人的温暖与关怀。
在我与老人交流的过程中,另一位乘客也向我提出了疑问——由于2路车改线,他不确定这辆车是否还在此停靠。我仔细查看了站牌,发现最底部的小字标注着“2支”线路仍在此经过。乘客听后,感激地说:“谢谢你,师傅。”
这一刻,我意识到,作为公交人,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驾驶车辆,更是要时刻准备着为乘客提供帮助,解答他们的疑惑,让他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与安心。这一幕,不仅是对乘客的一次帮助,更是对公交安管人员的深刻启示。当我站在站台上,代表着不仅是某个分公司或某个车队的形象,而是整个太原公交精神的展现。每一位乘客的询问,每一次的指引,都是对我职责的考验与肯定。
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公交安管人员,我们不仅要履行好基本的岗位职责,更要主动出击,为乘客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这既是对我们职业素养的考验,也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史海萍)